明朝南京小吃? 南京明朝秦淮小吃?

明朝小吃

一、明朝南京小吃?

虎皮肉 【菜名】 虎皮肉又名董肉,跑油肉。董小宛所创。皮呈皱纹状,肥而不腻。 【所属菜系】 浙江菜 【特点】 油亮光滑,纹似虎皮,软烂醇香。

盐水鸭 在南京,有记载的食鸭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据文字记载,盐水鸭在明朝初年开始出名,到清朝时已流行南京城,逐渐成为南京一道名菜。

二、南京明朝秦淮小吃?

猪油饺饵、鸭子肉包烧卖、鹅油酥、软香糕

三、明朝改革是明朝什么时期?

明朝万历年间经济高度发达,既有技术进步的背景,也是白银货币化的结果,技术进步,效率才会提高,商品才更加丰富,而有了白银作为一般等价物,各种商品才能在全国范围内畅通无阻,这两个作用力,直接冲破的明朝政府的政策阻隔,经济由计划转向自由。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在历史上很有名,有历史学家称这个改革为大明王朝延续了几十年是寿命。一条鞭法主要是用白银收税,很多人就理想当然的认为,经过张居正的改革,明朝才实现了白银货币化。其实在张居正改革之前,明朝民间已经实现了白银货币化,隆庆元年(1567),明朝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承认白银在交易中的合法地位:“在商品交易里面,货物价值一钱以上的,可以用银子交易;货物价值在一钱一下的,只准用铜钱交易。”而张居正一条鞭改革,还要等到六年之后。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明朝用银子交易还要得到政府的承认才是合法的?在我们的印象里,白银一直都是古代社会的硬通货币,流行非常广泛,其实,这是受到电视剧和金庸小说的误导,金庸小说经常有这样情节,某个大侠掏出一推银子给店小二:“小二,来一壶酒。”其实古代社会,一人吃一顿大餐,一两银子绰绰有余。古代社会一两银子的购买力至少相当于现在的600人民币。

四、明朝谋士?

刘伯温,李善长,姚广孝,洪承畴,高启

五、明朝权臣?

明朝的权臣为严蒿。

严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5月29日),字惟中,号介溪,又号勉庵,袁州府分宜(今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祖籍福建邵武,出身于匠户家庭。明代嘉靖年间权臣,官至内阁首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严嵩从小天赋异禀, 19岁时乡试中举,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时年仅25岁。正德二年(1507)授翰林院编修。次年因病回家,达10年之久。正德十一年(1516)复任翰林院编修。嘉靖十五年(1536)严嵩受到同乡夏言的提携,接任礼部尚书。之后进入了内阁。嘉靖二十七年(1548)诬害夏言,再任内阁首辅,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

六、明朝忠臣?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王朝,这里面就有许多优秀的臣子,为明朝的王朝盛世做出许多贡献,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明朝十大忠臣吧。

明朝十大忠臣排名

1.李定国

2.李成梁

3.卢象升

4.李文忠

5.王守仁

6.李如松

7.常遇春

8.戚继光

9.徐达

10.于谦

七、明朝主食?

米饭,因为历史课本上说从宋朝、河姆渡时期开始人民就开始吃稻米。

八、明朝战神?

特推荐最牛的四位,称之为明朝“四大战神”。

NO.1徐达

徐达用亲身经历,说明一个道理:

一个平凡的人经过不懈的个人努力,也能成为叱咤疆场、名垂青史的名将!

徐达(公元1332年-公元1385年),安徽凤阳人,朱元璋老乡。

明朝开国六王之首。(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注:常茂为常遇春之子。)

徐达系农民出身(比朱元璋的乞丐出身略好),从小习武。22岁时,被老乡朱元璋忽悠,投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从此开始了一生的戎马生涯和传奇经历。

1、攻打和州时,用自己换被俘的朱元璋,救了朱元璋一命。

2、潘阳湖之战,辅助朱元璋,全歼陈友谅六十万大军。

3、为主将,率二十万大军东征张士诚,张士诚全军覆没后,自缢而亡。

4、为主将(征虏大将军),率二十五万大军北伐,攻占大都,元朝亡。

5、为主将,与蒙古第一名将王宝宝激战,灭王宝宝大军八万余人,王宝宝兵败逃逸。

6、为主将(征虏大将军)西征,平定关中地区、平定塞外之地。

徐达从小兵干起,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为最优秀的大将。

徐达深通谋略,但为人宽厚,深谙兵法。一生之中,战必胜、攻必取。

朱元璋称其为“万里长城”。

NO.2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安徽凤阳人,朱元璋老乡。

因其自称能够将兵十万,又称“常十万”。

同徐达的经历类似,常遇春出身农民,自幼习武,骑射俱佳。

因为生活困苦,最初啸聚绿林,干打家劫舍的买卖。后觉得索然无味,没有前途。

这时偶遇朱元璋,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玩玩,从此追随朱元璋。

1、攻占衢州城,立下首功;大战九华山,立下赫赫战功。

2、在采石矶之战中,身先士卒,以一叶小舟率先冲入敌营,英勇无比。

3、配合徐达,潘阳湖之战灭陈友谅六十万大军。

4、配合徐达(为副元帅)北伐,攻占大都,元朝灭。

常遇春的一生短暂(40岁而亡),就像最美的烟花一样,光彩夺目、灿烂无比。

一生征战,未尝败绩,与徐达的配合更是天衣无缝。

NO.3戚继光

戚继光(公元1528年—公元1588年),山东蓬莱人。

年轻时非常有个性,喜爱读书,后继承祖上官职,踏入官场。

戚继光战功:

1、最著名的是南征倭寇。当时倭寇从海上进攻浙、闽等地,戚继光将金华、义务等地民风彪悍之三千人组织训练,

九、明朝年表?

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性寡断。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景帝朱祁钰(1428-1457)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75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1470-1505)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1491-1521)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璁(1507-1566)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垢(1537-1572)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政治腐败。努尔哈赤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1610-1644)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南明皇帝:

朱由崧安宗简皇帝 弘光(1644年——1645年)待考

朱聿键绍宗襄皇帝隆武(1645年——1646年)隆武陵

朱聿鐭文宗节皇帝 绍武(1646年)绍武陵

朱由榔昭宗匡皇帝永历(1646年——1662年)永历陵

十、明朝海禁?

明朝的海禁政策自洪武年间开始到明末海禁的废弛经历了一个多变的 过程。

从明初严厉的海禁政策,永乐年间海禁的松弛,永乐后(洪熙—弘治)海禁政策的再强化,嘉靖年间的海禁政策高度强化,隆庆开放和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明末海禁的废弛。这些政策对明朝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