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宋美食排行榜?
蒸羊羔
第一道菜是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箸。同州(在今天的陕西)的羊羔肉蒸得酥烂,浇上杏酪,提鲜解腻,入口即化,吃的时候只能用勺子,不能用筷子。
红烧肉
第二道菜是南都麦心面,作槐芽温淘,糁以襄邑抹猪。北宋时的南都是今天河南商丘一带,此地面粉最佳,槐芽温淘是把槐叶的嫩芽捣碎,和着麦心面做成的一种凉面。襄邑抹猪就是今天闻名天下的“东坡肉”,又称“红烧肉”。炎炎夏日正值槐花开放,吃着这道槐芽凉面,拌上红烧肉,真是既美味,又解暑,
蒸子鹅
第三道菜是炊共城香粳,荐以蒸子鹅。共城在今天河南辉县,将其特产香粳米蒸熟,配着蒸子鹅吃。
松江鲈鱼
第四道菜是吴兴疱人斫松江鲙。松江鲙就是松江鲈鱼,“斫”乃砍切,这是浙江吴兴的厨师做的生鱼片。你没看错,就是生鱼片!日本生鱼片的做法正是从我们中国传过去的。可惜,今天松江鲈鱼已经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能吃了。
苏东坡推荐的这四道菜,可谓是雅俗共赏,既有贵族们吃的羊羔肉,也有“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还有鹅肉、鱼肉;既有面食,也有粳米;既有热菜,也有冷盘。可见,宋朝饮食之丰富。
现在中餐的最常用的四种烹饪手法,煎炒烹炸是从宋代开始流行的。
宋朝以前,普通百姓一天吃两顿饭;宋朝时,平民也盛行一日三餐。
宋代之前,人们吃饭主要是分食制,将食物放在个人面前的案几上,自己吃自己的;而入宋以后开始流行合食制,大家围坐在一张大桌前一起吃。这与宋代开始广泛流行高脚家具有关。
我们现代的饮食文化奠定于宋朝。
只有在粮食产量充足,人们能保证吃饱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考虑吃好。宋朝能让普通百姓,而非上层贵族,多吃一餐饭,并且开始追求美味可口的饭菜。就这一点而言,宋朝超过了以前的任何王朝。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当时,欧洲国王的生活水准仅仅相当于洛阳的一位马夫。”
宋代丰富的饮食文化的形成,是以宋朝发达的经济为基础的。
但是,历史讽刺的是,宋朝似乎也是历史上最弱的王朝。冗官、冗兵、冗费带来了巨额的官吏开支,政府财政赤字,行政效率低下;庞大的军队数量,却是武备不整,战斗力低下,两宋皆亡于外敌。在历史学家眼中,它是“积贫积弱”的王朝。
宋朝是一个国弱民富的朝代,如果可以穿越,你愿意生活在宋朝吗?
二、古人吃什么零食?
在物质生活比现在贫乏得多的古代,人们每天都是吃些什么零食?
1. 冰糖葫芦
历史悠久,从宋朝一直红到了现在,发生在明朝的《武林外传》中,莫小贝最爱吃的零食,就是冰糖葫芦。在山楂在裹上一层糖浆,红艳艳的冰糖葫芦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就是最美的风景!酸酸甜甜,没有孩子不爱吃!
2. 无花果干
古时候北方人爱吃山楂,南方爱吃无花果。无花果生吃味道也不错,但做成干丝绝对更好吃。酸酸甜甜的无花果丝,包在白色的油纸里,相信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吧?只可惜现在很少能看到了。
3. 蜜饯
古时有“蜜饯局”,专门制作各种蜜煎糖煎。与今天的蜜饯差不多,都是用小个头的水果比如妹子啊枣子啊泡蜜或泡糖。
4. 糖人
中国大约在唐朝掌握了先进的熬糖技术,从那时起,糖就成了孩子零食的首选。糖人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将糖浆和面粉做成十二生肖或者门神将军的模样,小孩子一边玩一边吃,相信很多人直到现在也很喜欢吧。
5. 煨番薯
直到现在,一到冬天,香甜烫嘴的烤红薯,依然是很多人的心头好。煨番薯就是现在的烤红薯,用火炉将红薯烤熟,掰开后香甜烫嘴,美到冬天,是所有人最爱的美食。
6. 糕点
在中国古代,就发展了各个流派丰富的糕点,尤其以江南为第一。雪花糕、软香糕、百果糕、栗子糕、青团,别以为古代人就吃不到好的!
7. 糖冬瓜
冬瓜做的糖,半透明的上面还有糖霜,特别甜,很多人过年时都吃过吧?
三、起源于宋代的小吃?
南宋美食有:蟹酿橙、东坡肉、宋嫂鱼羹、吴山酥油、粢毛肉圆、羊肉烧麦、虾爆鳝过桥面、桂花糖醋排骨、精品糟拼、老杭州熏鱼、盐件儿、叫花童鸡、笋干老鸭煲等
四、冰糖葫芦是什么年代的人最爱?
冰糖葫芦起源于南宋,因为砂糖在彻底凝固之后就变得晶莹剔透,好像冰一样,就有了冰糖这个名称。而山楂以及各种野果串在竹签上又特别像葫芦,所以就被叫做冰糖葫芦。相传在宋代的时候,皇帝的贵妃茶不思饭不香,吃了很多药,也好不了就人做出了这种美食,贵妃果然特别喜欢吃,病也好了。后来制作食物的法子就流传到了民间,成了如今人们常见的冰糖葫芦。
在不同的地方冰糖葫芦也有着不一样的名称,比如说天津叫做糖墩,凤阳叫做糖球。不管是哪一个名称,都代表着人们对于冰糖葫芦的喜爱,这种食物最好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吃,比如说冬天一咬就可以尝到冰糖的甜味,还会咯吱作响,特别的好玩。小孩子是比较喜欢吃这种食物的,因为既有糖的味道又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水果。老式的冰糖葫芦就只有山楂,现在人们就做了各种各样的冰糖葫芦,比如说葡萄、提子、橘子或者苹果。
五、藕汤的历史?
藕汤是一道中国传统的汤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藕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早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就开始种植和食用藕。藕的根茎含有大量的淀粉、纤维和维生素,具有滋补养颜的功效。据史书记载,藕汤最早出现在宋朝时期,当时的藕汤多以清炖为主。在明清时期,藕汤逐渐成为宫廷和富贵人家的贵族美食。清乾隆年间,宫廷中的御厨们将藕汤制作得更加精致,加入了更多的配料和烹饪技巧,使其口感更加鲜美。近代以来,藕汤逐渐走出宫廷,成为普通人家的常见菜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藕汤的制作方法也随之改良和创新。现代的藕汤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烹饪方式,还加入了一些现代调料和工艺,使其味道更加独特和美味。总的来说,藕汤是一道历史悠久的传统汤品,经过演变和改良,成为了一道美味可口的家常菜。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有益于人体健康和美容养颜的功效,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六、最早的豆腐乳的由来?
腐乳”,在斋食里又称为“佛予”。起源于唐代的益阳。
唐朝元和年间,坐落在益阳会龙山下的白鹿寺,是唐宪宗敕建的中国名寺之一。寺内有位高僧,名广慧禅师。
有一日,广慧禅师在斋堂用膳之后,剩下几块豆腐没有吃完,想留着下一顿再吃,就放进碗柜里,自己出寺化缘去了。
没想到,这一去就是两个来月。等他回寺后,打开碗柜门一看,那几块豆腐上已长出了毛绒绒的白霉。用筷子轻轻一点,很柔嫩细软,并散发着一股香气。再把沾在筷子上的一点点往口舌上一尝,感觉味道透鲜的,只是没有咸味。于是,他用少许食盐泡制成盐水,再用筷子夹一点霉豆腐,放进盐水里蘸一下,再尝,这下感觉是鲜味有了,咸味也有了,很是美味。
膳房和尚想道:“我来照着这个方法重新做一次,做出来给我们寺里人当菜吃,免去结冰天不好入菜园摘菜的困难。”他向广慧禅师反复询问后,就自己开始做起来。两个月后,果真也做出了这种发酵的美食。
寺里的和尚禅师们对这通过发酵长满绒毛的豆腐,认为是佛的给予,称其为“佛予”。民间顺称之为腐乳。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