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赤峰街有两家特色鲜明的饭馆,分别是华馨饭庄和复生隆对夹铺。华馨饭庄是当时赤峰街最出名、最高档的一家饭店,人们把能有幸去这里就餐当作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饭庄由赤峰街首富扬子彬与巨商许宗琛合伙开办,经理为刘燕唐,地址位于二中街路南。因年代久远,现在只知道华馨饭庄的两样特色美食,其一,该店的于泉师傅所做的哈达饼在当年的赤峰街最拿手,味道也最佳;其二,根据日本人斋藤满男的回忆录《四十年代我在赤峰的经历》记载:“……到赤峰最好的饭店华馨饭店吃了一顿火锅”,才知道华馨饭庄有火锅这道菜肴(不知指的是涮火锅,还是装火锅)。除了哈达饼与火锅之外,华馨饭庄还有其它哪些特色食品(估计风味接近鲁菜和淮扬菜两大菜系),已无法考证。
复生隆对夹铺,是由河北人苏文玉、苏德标父子二人于民国六年(1917年)创建的特色风味小吃店(在二道街开业),其招牌菜是赤峰对夹(既是菜又是饭,饭菜合一),当时赤峰街有四五家对夹铺,但相比较而言,还是“复生隆”的对夹略胜一筹。复生隆鼎盛时期,能卖四十多道凉、炒菜,菜名写满了两大块立匾。特色食品除了对夹外,还有“风味香肠”、“白油大饼”等等。
东风饭店、宴宾楼,两家都是国营饭店,归赤峰饮食服务公司管辖。东风饭店位于四中街路南(现在的同济大厦二期),改革开放以前(没有私人饭店年代)在赤峰街最有名(当时去东风吃饭是一件很荣耀的事,称为“下东风”),记得它的名吃有大果子、大米粘糕、对夹(七十年代人们认为对夹是最好吃的食物)。据赤峰广播电视台的“光影赤峰”栏目讲,东风饭店的拿手菜肴有老三样,也就是锅包肉、焦溜里脊(简称焦溜)、滑熘里脊(简称滑熘),七九年后又跟沈阳来的厨师学了㸆鸡块、红烧鱼、浇汁鱼新三样菜。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东风饭店改名为豆花村,这样这家久副盛名的老字号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宴宾楼,位于头道街的路北,原为晋商巨富张家的住宅,是一座古香古色的二层小楼(靠街、后院都是二层)。记得八十年代末,去宴宾楼的后院雅座聚会,花不到五十元钱,就能上满满一桌菜(十多道)和二件啤酒。特色菜有溜腰花、扣肉之类。
西域斋、西域春,两家都是个体回民饭店,地处城区的一东一西。西域斋规模较小,位于六西街与园林路交叉路口东面的路南(属于六西街);西域春规模较大,位于长青街路南(四粮店附近)。两店的特色菜均为回民家常菜,无非溜胸口、扒牛条、牛肉锅包肉等品种。
鸿燕酒楼、葡萄园大酒店、绿原大酒店,三家饭店都是高档豪华酒店,菜品当然是风味独特、各有千秋。鸿燕酒楼位于照乌达路北口水上公园斜对过(属松山区),葡萄园大酒店位于红山区文化宫一楼,两店前期都曾兴盛一时,后期因老板欠帐太多(两店老板兼做其它买卖),都被迫关门大吉。绿原大酒店位于昭乌达路市医院对面,后来老板转行去做别的生意,便将饭店自行关闭。
全英饭店、庄户人家饭店,两店一南一北座落于中心城区。全英饭店的地址为昭乌达路三小旁边,是一家档次不高、口味一般的饭馆,但由于经济实惠(主要是菜量大),故而能吸引众多的低收入群体前来消费,生意自然也格外红火,座席几乎天天爆满。庄户人家饭店(老板以前在园林路开过“小地天饭店”)位于南山北麓八里铺村之中,属于赤峰街最早开办的农家乐餐馆,具有乡土气息,经常为顾客准备一些用新鲜食材(现场宰杀活鸡、活鸭、活羊等动物)做成的菜肴。
烤肉苑(六东衔四中对过)、静氏云南过桥米线(长青街妇幼保健所对过红山区民政局东侧),这是两家具有开拓之功的饭店。烤肉宛是赤峰第一家经营烤肉的朝鲜族饭店(有点韩国料理性质),特色菜有烤肉、锅仔狗肉、炖狗肉、凉拌狗肉、明太鱼等等,后来房屋被征收,也就不开了。静氏云南过桥米线是赤峰第一家从云南引进过桥米线的餐厅,记得它的过桥米线分几个档次,价格从三元到八元不等,每当顾客进店就餐时节,老板(一位中年妇女)就不厌其烦地给顾客们讲述云南过桥米线的典故。后来静家的过米线店由于经营不善(性价比低)导致生意惨淡,最终改为了熟食店。
南山狗肉馆(南山生态园北口西侧),特点是饭店不挂牌子(不上税),只卖烀狗肉一样菜,啤酒只按成本价收钱不再加价(和零售商店同价),后因棚户区改造而关门(也许搬到其它地方);鹿骨小笨鸡饭店(公共汽车站东侧),是赤峰街最早的一家炖鸡锅饭店,菜的味道鲜美可口,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也关掉不开了;莜面大王(贾营子菜市场东门对过),是赤峰街最大的一家经营莜面的饭店,菜的档次较高,后来因老板跑路(赌博欠钱太多)而转兑他人;博味饺子馆(贾营子菜市场北),它的老板兼大厨原本是头道街宴宾楼酒店的老厨师(上文所说去宴宾楼饮酒那年就认识他),所以它的饭菜质量十分过硬,特色菜是手撕狗肉、凉拌驴肉等,后来老板钱挣足了,便将饭店兑给了别人,继任者(是个外行)没开多久即挂掉了;野味涮锅酒家(长青街四粮店饮食一条街路南),这是赤峰街风味最为独特的一家涮锅店,特色是涮各种野味,记得笔者在该店涮过一次野兔肉,体验超爽,终生难忘,后不知啥原因这家饭店也消失了。
一头牛酒楼(新华路清雅旅馆北侧)、全猪馆饭店(松山区水上公园对面),两家饭店一南一北,分属两个不同的区(红山区、松山区)。一头牛酒楼的名字可能是摹仿锡林浩特一头牛饭店名字而起的,也可能是其连锁分店(但它不算蒙餐餐馆),这家名字奇特的酒店在世时间不长,寿命极短(一二年);全猪馆,是赤峰街第一家经营全猪宴的饭店,它的主打菜有红烧肉、灌血肠等,后因饭店基础设施不完善(暖气不热,冬天太冷)而导致顾客稀少,无奈关门。
知味观饭馆(长青街路南九小东侧)、紫屏园饭店(红山公园与富龙热力公司之间,道西),两家都是正宗川菜馆。知味观(先经营东北菜,后改成川菜馆)是赤峰街经营川菜比较早的一家饭馆,特色菜是香焦牛肉、水煮肉片、麻婆豆腐等,因老板喜欢结交社会人(黑恶势力),被这些人赊账拖垮。紫屏园饭店地处偏僻,但它做的鸭子(卤鸭)在赤峰街的口碑极佳,因而生意起初非常兴隆(房费低,利润大),甚至经常有富商巨贾、社会名流光顾本店,后来它的看家菜(卤鸭)的制作工艺被某一投机商人掌握,之后在一繁华街区也开了家同类性质的饭店,于是紫屏园的生意被顶,结局悲惨,令人惋惜。
上述悄然消逝的这些赤峰街名吃,虽说存在时间或长或短,但它们曾经给我们的舌尖味蕾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值得在今后的岁月里不时地追忆与回味。广大的哈达街(赤峰街)美食达人或网友,你还知道有哪些过往的美食饭店及美味,不妨举出几例供大家分享?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