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博平镇的马蹄烧饼也叫吊炉烧饼、杠子烧饼,制作技艺历史久远。据传,清朝乾隆二十年(1757年),乾隆皇帝南巡路过山东聊城,吃了当时的吊炉烧饼之后,赞不绝口。早晨吃了,中午还想吃。因为那时卖烧饼都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一时找不到烧饼,便差人寻找,说专找形似马蹄的那种烧饼。从那时起,吊炉烧饼被叫做“马蹄烧饼”,是博平一带著名小吃,现整个茌平区14个乡、镇、街道均有门店,特别是每年的韩屯镇二月二鲁义姑庙会,马蹄烧饼摊位更是一个挨一个,购买马蹄烧饼的客人络绎不绝,也更是马蹄烧饼制作者大比拼的盛会,制作马蹄烧饼者不参加二月二鲁义姑庙会,那就等于不是正宗的马蹄烧饼。
现在街头上卖马蹄烧饼的虽然很多,但最正宗的当属博平城西成庄。凡吃过成庄人做的烧饼的都感觉香酥可口,外酥内嫩,酥软兼备,层层分离,百吃不厌。而非正宗的烧饼,虽然外形相似,但不具备那种酥软劲,有硬绑绑的感觉,分层不明显。其原因就是加工工艺不当,面性掌握不佳,火口掌握不准。其加工工艺简述如下:
第一步,和面发面(烧饼的内层面是发面)是做好烧饼的基础,软硬要适度,大都偏硬,常用杠子压面。
第二步,做面剂,根据烧饼的大小,常做成每斤面4个或每斤面3个,分成若干个。
第三步,上油,把面剂压成薄面皮约五分宽,30公分长,将少量熟猪油,涂抹在面皮表面。
第四步,成型。卷面皮,做成团,再在外面包上一层“死面皮”,包时,象包包子一样,拧成螺旋花纹。两个一对,花纹表面蘸上糖稀,再粘上一层芝麻,两个表面贴在一起,制成马蹄状,放入自制的拱形炉子里烘烤,火头置于吊炉的上下层之间,上层炉的炭火要比下层稍旺,炉火需要木炭火,炉火要均匀,不然就烤不均匀,有的烧饼烤糊了,有的还不熟,入炉约十五分钟,即可烤熟出炉。随着时代的前进,目前,很多马蹄烧饼业户改用电烤炉,如果您要买到吊炉烤的马蹄烧饼,哪才是正宗的马蹄烧饼,正宗的马蹄烧饼是使用硬木头烤出来的,比如枣木等,笔者在2003年就在成庄拍过满大街的枣木,村民讲这些枣木就是用来烤马蹄烧饼的。
马蹄烧饼制作工艺成熟,工序讲究。随着时代进步和群众需要,有技艺传承人成电勇等在原有烧饼的大小上,创新烧饼外形,新增橘子大小的烧饼又称元宝烧饼,其更加酥嫩,分层更多、更薄,并制作成礼盒,使马蹄烧饼成为一种地方特产、春节送礼佳品,远赴新疆、内蒙、哈尔滨、黑龙江。这种走出去,不仅宣传了马蹄烧饼,同时也让外地人更加了解茌平,感受茌平民风民俗、传统文化,成为招待外宾、馈赠亲友的佳品。(史奎华)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非遗传承人之一成电勇在聊城非遗产品展示交流会上。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非遗传承人之一成电勇在聊城非遗产品展示交流会上。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马蹄烧饼资料图片。史奎华 摄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