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寻味之旅从长乐小吃开始~

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独特又地道的美食,

一色一香,一城一味,

沉淀下来的都是当地人对食材的无限智慧。

如果你要吃懂长乐,

恐怕还是得从小吃开始。

无论是面食糕点,还是酥皮油炸,

都朴实亲切,不可错过。

吃懂长乐,每一口都是乡愁!

1、锅边

春天寻味之旅从长乐小吃开始~图1

  锅边,又称鼎边糊,价廉物美。制作程序是,先将白米浸泡后磨成稀浆,用碗舀浆环汤锅边浇匀,稍盖,待锅边米浆起卷时,铲入汤中。使用清汤较为讲究,佐以虾米、蛤、蚬、葱或干贝等。吃起来有韧性,汤清不糊,味道可口,配以虾酥、蛎饼或油条更为佳美。

  长乐营前有一家锅边店,店铺很小,名气却很大。小店从午后营业至夜晚,只要有人,美味就不打烊。这家店,让锅边从一顿仓促的早餐,变成了一碗深夜的治愈。

春天寻味之旅从长乐小吃开始~图2
春天寻味之旅从长乐小吃开始~图3

2、海蛎饼

春天寻味之旅从长乐小吃开始~图4

  海蛎饼,制作程序是:将浸泡后的大米、黄豆磨成浆,海蛎肉、猪瘦肉、芹菜调成馅,用两把特制的长柄瓢勺交替炸制而成。成品为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黄,馅鲜美,味荤。可单独食用,亦可做下粥小菜;与锅边糊同吃更佳。

3、虾圈

春天寻味之旅从长乐小吃开始~图5

  虾圈,做法是将大米、黄豆(比例为夏天7.5:2.5,冬天7:3)浸泡后磨成浆,取一长柄铁勺,舀一勺浆,中间用汤匙旋一小洞,洞两侧放上几个淡水虾,下锅油炸,掌握火候,炸至酥透。小虾圈香脆酥透,配食锅边糊或咸粥更佳。

4、芋粿

春天寻味之旅从长乐小吃开始~图6

  以早米、白芋为主料,故名“芋稞”。制作方法是,将早米经浸泡后磨成浆,白芋刨成丝,调和搅匀加调料上蒸笼蒸熟,凉后倒出,切成三角形小块,下锅油炸而成。其特点是色呈金黄,味美适口,配以锅边糊、肉粥更宜。

5、马蛋

春天寻味之旅从长乐小吃开始~图7

  马蛋,也叫油猪、麻蛋。以八果为馅,皮面蘸粘有白芝麻,成品呈金黄色,圆蛋形,外麻香、内甜润,食之唇齿留香。

6、马耳

春天寻味之旅从长乐小吃开始~图8

  马耳,因其形似马耳而得名。制作方法是:以全糯米或配少量粳米为主料,经磨浆捏制后下油锅炸至浮上油面,不断翻动,捞起后滚匀糕粉、白糖即成。

7、光饼

春天寻味之旅从长乐小吃开始~图9

  光饼流行于福州地区及闽东一带。据传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于明嘉靖年间挥戈南下, 歼灭盘踞在福建沿海的倭寇。戚公布置炊事人员,用面粉制成圆饼,以炭火烤炙,饼中间戳个洞用绳穿起来便于士兵携带,作为干粮。福州人民为纪念戚公的丰功伟绩,竞相仿制,称之为光饼,相沿成习,成为当地人喜欢的食品。

8、白丸子

春天寻味之旅从长乐小吃开始~图10

  长乐风味独特的盛暑凉点。其做法是:以糯米、大米为原料,经浸泡——磨浆——压浆——挤压——制粒——晾干而成,每0.5公斤米制白丸仔1400粒左右,煮熟后撒些糖花,松软不腻,清香可口,食后齿颊留香,为盛暑之美食。

9、鱼丸

春天寻味之旅从长乐小吃开始~图11

  鱼丸是最能代表长乐的传统小吃,早年长乐人是“没有鱼丸不成席”。做法是,以鲨、鳗的鲜鱼肉剔骨、洗净,剁成鱼泥,后分次加入盐水调和,再加入干淀粉,拌成鱼羹糊状。同时,选取猪五花肉剁成泥,虾干切碎,调入酱油、味精、葱白等作馅。包制时,应用特造鱼丸勺,取馅包在鱼黄糊里,用手捏成球状,放在清水盆中,安放冷水锅以微火煮熟。捞起晾在竹筛里待食。鱼丸汤十分讲究,佐料调味有葱白、麻油、虾油等配料。鱼丸浮在髙汤上,一清二白、星星点点。

10、肉燕

春天寻味之旅从长乐小吃开始~图12

  肉燕是长乐小吃中最精巧的一味。用猪肉捶打成茸,制成薄如纸的燕皮,再包馅成肉燕,可谓“肉包肉”,煮熟时温润剔透,也是长乐宴席大菜“太平燕”的主角。燕皮的制法:精选猪后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细条,用木捶捣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细孔绢筛筛过的薯粉和适量清水, 反复搅拌,不断压匀,初成硬坯,然后放在条板上,轧碾成薄片,敷上一薄层薯粉,折叠起来,略干为鲜燕皮。继续晾干为干燕皮,一般包装久贮一年不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