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美食攻略,这10种地道小吃你一定要尝尝!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一个美食的天堂。北京的美食不仅有著名的烤鸭、涮羊肉、京酱肉丝等大菜,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让人垂涎三尺。今天,我就要带你一起去品尝北京的十大经典小吃,让你在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里,享受一场味觉的盛宴!

1. 烤鸭

说到北京美食,怎么能不提烤鸭呢?烤鸭是北京的一道名片,也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中国菜。烤鸭选用优质的肉食北京鸭,用果木炭火烤制,烤制好的烤鸭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外脆里嫩,十分的可口。烤鸭在明朝时候是宫廷食品,是汉族人发明的一道美食,现在已经成为了北京的一大特色美食,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老北京美食攻略,这10种地道小吃你一定要尝尝!图1

吃烤鸭有讲究,要用薄薄的荷叶饼包着切好的鸭片、葱丝、黄瓜丝和甜面酱,然后一口咬下去,酥香四溢,咸甜适口,酱香浓郁。如果你想吃得更地道,还可以配上一碗浓汤或者是冰镇啤酒,那就更加完美了!

2. 炒肝

炒肝是北京的一道传统小吃,它是将火烧、炖好的猪肠和猪肝放在一起煮,火烧切井字刀,豆腐切三角,小肠、肝片剁小块,从锅里舀一勺老汤往碗里一浇,再来点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葱花等拌制的调料吃,质地鲜嫩,口味香脆。炒肝是一道既能当主食又能当零食的小吃,很多北京人都喜欢早上吃一碗炒肝,配上一杯豆汁,暖暖的胃,舒舒的心。

老北京美食攻略,这10种地道小吃你一定要尝尝!图2

据说炒肝流传于光绪年间,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所以人们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久而久之,造就了炒肝这道美食。

3. 卤煮

卤煮是北京的一道著名传统小吃,它是把火烧、豆腐、粉条、猪下水等放在一起卤制,然后加上香菜、葱花、辣椒油等调料食用。卤煮的汤汁浓郁醇香,火烧软糯可口,豆腐滑嫩爽口,粉条绵长筋道,下水鲜嫩弹牙。卤煮是一道非常适合冬天吃的小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卤煮能够驱走寒冷,暖和身心。

老北京美食攻略,这10种地道小吃你一定要尝尝!图3

卤煮的起源有很多说法 ,其中最有趣的一个是关于明朝朱元璋的故事。据说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曾经当过乞丐,在他逃难时遇到了一个好心的老太太,老太太把自己做剩下的火烧和豆腐拿给他吃。朱元璋觉得这些东西太干了,就把它们放在一个锅里加水煮,并加了一些盐和辣椒。结果发现这样做出来的东西非常好吃,就叫做卤煮。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还经常想念这道美食,并把它传播开来。

4. 驴打滚

驴打滚是北京地区的传统小吃,说起驴打滚的名字的来历也是很接地气呢,因为最后制作工序中要撒上的黄豆面,就像是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驴打滚的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红豆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豆馅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黄豆面入嘴后可以不嚼,细细品,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老北京美食攻略,这10种地道小吃你一定要尝尝!图4

驴打滚起源于满洲里,是清朝时列为宫廷食品的一种粘食。后来流传到民间,成为了北京人喜爱的小吃之一。

5. 豌豆黄

豌豆黄是北京的一道传统小吃,它是用新鲜的青豆磨成浆,然后加上白糖、桂花等煮成糊状,放入模具中凝固成型,切成小块食用。豌豆黄色泽碧绿,香气扑鼻,口感绵软,甜而不腻。豌豆黄是一道清凉解暑的小吃,适合夏天食用。

老北京美食攻略,这10种地道小吃你一定要尝尝!图5

豌豆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有一位名叫李时珍的医学家,他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豌豆的药用价值,并提出了用豌豆制作食品的方法。他说:“豌豆可为羹、饼、糕、酱、酒、饮等,皆可食也。”后来,人们就根据他的方法,用豌豆做出了各种美味的小吃,其中就有豌豆黄。

6. 豆汁

豆汁是北京的一道特色小吃,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了。很多人第一次喝豆汁并不会喜欢,觉得难以下咽,这也很正常,豆汁是水磨绿豆制作粉丝或团粉时,把淀粉取出后,剩下来淡绿泛青色的汤水,经过发酵后熬制成的。虽然豆汁的味道不会被人一下子接受,但是豆汁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豆汁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据说在清朝乾隆年间,豆汁为宫廷饮料。

老北京美食攻略,这10种地道小吃你一定要尝尝!图6

喝豆汁有讲究,要配上炒肝、卤煮、焦圈等小吃,还要加上蒜泥、韭菜花、辣椒油等调料,才能品尝出豆汁的魅力。北京人喜欢用一句顺口溜来形容喝豆汁的感觉:“一口蒜,一口韭菜花,再来一口辣椒油,最后一口豆汁儿,嘴里香得流油。”

7. 焦圈

焦圈是北京的一种传统面食小吃,它是用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然后揪成小剂子,搓成长条,在两头捏合成圈状,在油锅里炸至金黄色而成。焦圈外皮酥脆香甜,内部松软绵密,吃起来有嚼劲。焦圈是一种既能当主食又能当零食的小吃,很多北京人都喜欢早上吃一块焦圈,配上一碗豆汁或者牛奶。

老北京美食攻略,这10种地道小吃你一定要尝尝!图7

焦圈的起源有很多说法 ,其中一个比较有趣的说法是关于明朝朱棣和永乐大钟的故事。据说朱棣为了纪念他父亲朱元璋和他母亲马皇后,在永乐宫殿里铸造了一座巨大的铜钟。这座铜钟重达四万八千斤,高达六米多。朱棣为了检验铜钟的音质和质量,亲自拿起一个大木槌敲响了铜钟。结果铜钟的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让朱棣非常满意。但是,铜钟的声音也惊动了一位正在炸焦圈的老太太。老太太听到铜钟的声音,以为是天崩地裂,吓得扔下锅里的焦圈,跑出去躲避。等到老太太回来时,发现锅里的焦圈已经炸得焦黑发硬,像铜钟一样沉重。老太太很生气,就把焦圈拿到宫门口去投诉朱棣。朱棣看到老太太手里的焦圈,觉得很好笑,就拿过来尝了一口。没想到焦圈虽然黑乎乎的,但是味道还不错,就让老太太每天给他做焦圈吃。从此,焦圈就成了北京的一种特色小吃。

8. 老北京面茶

老北京面茶是北京的一种传统小吃,它是用面粉和水调成糊状,然后放在一个铁锅里,用火加热,不断地搅拌,直到面糊变成黄色的面茶。面茶的味道很香,口感很绵,吃起来很有韧劲。老北京面茶要配上各种调料才能吃,比如白糖、芝麻酱、蒜泥、辣椒油、醋、酱油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出自己的口味。

老北京美食攻略,这10种地道小吃你一定要尝尝!图8

老北京面茶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一个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关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故事。据说康熙皇帝有一次出巡时,遇到了一场大雪,他和随行的侍卫们都冻得饿得不行。这时,他们发现了一家小店,店里卖的是一种用面粉和水煮成的东西,叫做面茶。康熙皇帝尝了一口,觉得很暖和很饱腹,就大加赞赏,并且给了店主很多赏钱。从此,这种面茶就传遍了北京,并且成为了老百姓的一种常见小吃。

9. 艾窝窝

艾窝窝是北京的一种传统小吃,它是用黄米、红枣、桂花等原料制成的一种甜食。艾窝窝外形像一个小窝窝,里面有红枣、桂花等馅料,外表撒上白糖或者蜂蜜。艾窝窝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口感软糯甜美。艾窝窝是一种适合冬天食用的小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艾窝窝能够驱走寒冷,暖和身心。

老北京美食攻略,这10种地道小吃你一定要尝尝!图9

艾窝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有一位名叫李时珍的医学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黄米、红枣、桂花等食材的药用价值,并提出了用这些食材制作食品的方法。他说:“黄米可为羹、饼、糕、酒、饮等,皆可食也。” 后来,人们就根据他的方法,用黄米做出了各种美味的小吃,其中就有艾窝窝。

10.老北京爆肚

老北京爆肚是北京的一种传统小吃,它是用羊肚或牛肚切成细条,然后用开水或油快速烫熟,蘸上各种调料食用。爆肚的味道鲜香,口感脆嫩,是一种既能当主食又能当零食的小吃。爆肚是一种适合冬天食用的小吃,一盘热气腾腾的爆肚能够驱走寒冷,增加食欲。

老北京美食攻略,这10种地道小吃你一定要尝尝!图10

爆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当时多由回民经营,以清末民初时为盛。 爆肚分为水爆和油爆两种,水爆是用开水烫熟,油爆是用油炸熟。水爆肚更讲究火候和配料,要求肚条刚刚变色就捞出,保持脆嫩不老。配料以芝麻酱为主,还有酱油、醋、辣椒油、花椒油、香菜、葱花等。油爆肚则更讲究油温和时间,要求肚条外皮酥脆,内部软糯。配料以酱油、醋、大蒜、花椒等为主。

你是不是已经馋得流口水了呢?北京的美食不仅有历史的厚重,也有现代的创新,让人无法抵挡。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北京,一定要去尝尝这些小吃,让你的味蕾享受一场盛宴!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4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