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地处广西中南部,南宁市东北部,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和桂中南重要商品集散地。宾阳始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领方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全县总面积2308平方公里,辖16个镇,192个行政村、45个社区,户籍人口105.39万人、常住人口80.14万人。
宾阳牛杂
除了声名在外的酸粉和白切狗之外,牛杂其实也是宾阳县的特色名菜。在宾阳县商贸城,牛杂店林立,形成了牛杂一条街。宾阳牛杂是精选上乘牛肉、牛肠、牛利、牛百叶、牛血,分别搓洗干净,切成小块,其中牛百叶切成细丝,放进沸汤中烫熟后捞起装盆,再配以酸姜丝、酸梅、酸木瓜片、萝卜丝、香菜、紫苏、辣椒等调味料,每位食客摆一小碗,随意蘸食。如此食法油而不腻,酸而带甜,麻而微辣,四季食之,使人胃口大开。
宾阳酸粉
宾阳酸粉,原始名为“宾州酸粉”,以其地方特色民间风味闻名八桂大地。宾阳酸粉作为冷盘小吃,粉质雪白柔滑幼嫩;配菜有叉烧、炸波柔、炸牛肉巴、炸灌风肠、炸花生黄豆等,淋上酸甜爽口的汁料,面上放置几片清脆的酸黄瓜和少许红辣椒末,色香味俱全,令人见之垂涎欲滴,先下箸为快。远在宋代就有传:“宾州酸粉,酸甜爽口,解馋下酒,一醉方休;饱食不腻,醉食解酒,祛邪去灾,回味永久。”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后,社会上也有传:“到宾阳不吃宾阳酸粉,是人生一件遗憾事。:”宾阳酸粉进我口,就是我的美享受。‘还有民歌唱道:“宾阳酸粉史悠久,地方风味奉享受,酸甜爽口食不腻,解馋下酒醉方休。”
邹圩鱼
来源于邹圩镇的清水河,发源于大明山的清水河蜿蜒穿流,那里山水秀美,清泉甘洌。河中盛产鳗(白鳝)、鲶鱼、水鱼(鳖)、黄鲮、河虾等,这些水产品味美鲜甜,远近闻名,其中以清蒸白鳝的口碑最佳。清蒸白鳝香甜可口,味道极佳,而且工艺十分独特:将白鳝切块放入盘中,用酸梅、姜、葱等配料调好,放入锅中蒸熟,最重要的是烹制白鳝必须用清水河的河水,否则味道相差极远。在清水河附近的饭店、酒楼,皆以鱼餐而著名,俗称 鱼餐馆 。来往于宾阳的游人、客商,莫不以品尝 邹圩鱼 为美事。
甘棠扣肉
市面上一般的扣肉不是太肥腻,就是太韧老,而在宾阳县甘棠镇,其扣肉选料讲究,制作复杂,调料与众不同。主要特色:皮脆肉稣,甜酸适中,香烂可口,肥而不腻,有淡淡的黄皮果香,特有风味。甘棠扣肉一般有散扣和芋头扣两种。 甘棠散扣除在制作上十分考究,并有一种特殊对配料之外,选用主料(猪肉)也是十分关键对一环。甘棠这个地方,以山地为多,人们除种水稻外,尚多种杂粮。加上传统对制法,其味道及质地之上乘,就再必然之中。近年来,由于甘棠散扣对扬名,外地许多专家专营餐馆亦想效法,但有对风味与质地稍欠,这在主料的选用上存在差距,不能不是一个相当重要对原因。
宾阳焖狗脚
广西人爱吃狗肉,某些地方对狗肉还冠有“香肉”的雅称,烹饪狗肉的方法自然也不少。如柳州人喜欢干锅狗肉,特别适合冬天进补。而宾阳人则喜欢白切狗肉,即在狗身上下一个刀口,剔骨后保持体形完整。经过简单白煮切片后便可上桌,入口清香爽脆。然而,如此一来,剩下的狗爪既无法剔骨,又食之无味,弃之更为可惜。于是聪明的宾阳人想出了一种烹制狗脚的独特方法,牢牢抓住食客的味蕾,让他们“食过返寻味”。
宾阳牛杂
除了声名在外的酸粉和白切狗之外,牛杂其实也是宾阳县的特色名菜。在宾阳县商贸城,牛杂店林立,形成了牛杂一条街。宾阳牛杂是精选上乘牛肉、牛肠、牛利、牛百叶、牛血,分别搓洗干净,切成小块,其中牛百叶切成细丝,放进沸汤中烫熟后捞起装盆,再配以酸姜丝、酸梅、酸木瓜片、萝卜丝、香菜、紫苏、辣椒等调味料,每位食客摆一小碗,随意蘸食。如此食法油而不腻,酸而带甜,麻而微辣,四季食之,使人胃口大开。以上美食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当然当地美食不仅这些,如果不足或遗漏之处,请各位看官多指正。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