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处湘中偏西、雪峰山东南麓、资水中游,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辖30个乡镇(街道、场)、695个行政村(工区、社区),户籍总人口150.59万人,国土面积3636平方公里,是湖南的国土大县、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
一、新化牛肉面

新化牛肉面其面条是店家现做的,是湿碱面。做得不干不湿,不硬不软,一根一根的,很清脆,不黏糊,不粘牙,劲道好,有嚼味。碱放得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但有碱的清香,绝无碱的苦涩。面条呈淡黄色,颜色也漂亮。其次在于牛肉质量高。肯定是没注过水的,加多种调料文火慢慢熬制而成,入味,肉质松软,香甜爽口,且是大片大片的,盖在面条上面很是大气。不用说,汤肯定也是不一般的。具体如何调制我不得而知,只知道看起来红彤彤的,肯定是放了辣油,看上去很辣很辣、有些油腻,但吃起来并不太辣、太油,可谓红而不是很辣、油而不腻,味道也并不只是单纯的辣,而是且辣、且香、且甜、且鲜,回味无穷。再在上面撒点香菜,绿绿的,与红红的汤料配在一起煞是好看,香菜的香与牛肉的鲜搅和在一起真是绝配。
二、糁子粑蒸鸡


糁子是一种杂粮,营养价值很高。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也是一种粗粮。糁子一般的食用方法是做成粑吃。有句俗话说道;“冒呷过糁子粑不晓得粗细。”意思就是说糁子粑吃起来特别的粗。
老一辈的人一 提到到糁子粑应该都知道,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说糁子粑太粗。听说糁子种起来特别的麻烦,种糁子的人后来也就少了。所以糁子到如今也就没有什么地方有了。在我们这一代也就没有几个人知道,更不用说吃过糁子粑咯。
如今糁子在别的地方已经没有了,堂堂中华大地 唯我新化独尊。糁子现在在经过我们的特殊加工后,吃起来已没有了原来粗糙。现在我们做的糁子粑吃起来很柔和,糁子香气令人垂涎欲滴。在我们新化糁子粑深受大家的喜爱。
糁子粑蒸鸡是我们新化三大碗中的一道碗。它的选料非常讲究,糁子就不用说了,鸡是选用我们新化山村自养的土鸡。再经过我们特殊的做法。糁子粑蒸鸡肉质细嫩 有滋阴养胃。
三、水车鱼冻

水车鱼冻,用材极讲究。必用当地河溪、山潭新鲜鱼;必汲取百年古井之泉水,必不放油、葱等任一种调味品,仅放少许盐将其炖熟。然后加器物覆盖置于室外,只要气温低于摄氏18度,鱼汤便会自然冻结。最奇怪的是,鱼冻结后,在常温下不会再融化。食用时,配以当地剁椒。鱼冻晶莹剔透,一眼即望到底,入口不烂,颇有几分嚼劲。鲜香甜美,十分爽口,一个字:纯,纯到极致!
曾有好事者不服。将外面的鱼带到水车用当地水煮,或将当地水带去煮从别处取材的鱼;还有把鱼、水一起带至山外,试图打破水车鱼冻的美味神话,均以失败告终。要吃这种绝美的鱼冻,还非得劳您大驾,亲赴这藏匿深山的美宴不可。
四、孟公三合汤

孟公三合汤选料讲究。其一,是用金狮黄牯的里脊肉或优质的牛肉横切成簿小片;其二,是牛肚子的“反刍胃”部分,俗称“百页肚”,又称“千页书”,或者优质的毛肚皮切成一厘米宽的簿长条;其三,用优质细嫩的牛血,切成四厘米长、两厘米宽、一厘米厚的长块,煮熟后筷子夹上可以上下摇晃不烂不碎,极富弹性;其四,是用清澈见底无色无渣的牛肉汤或牛骨头汤。要求原材料按合理比例搭配组成三合汤。
孟公三合汤烹调制作严格。一是刀工要精细,二是火工要恰到好处,三是调味品(山胡椒油、辣椒、醋精)要适量。具体做法是:首先用大火高温爆炒牛肉迅速铲出,再分别炒牛肚片(或千页书)和牛血,最后三者合成一起煮沸。要特别注意火候,牛肚片要久煮一点能插进筷子为宜,千页书要少煮熟了就行。有两样调料要求特殊,是干红辣椒和山胡椒油。吃辣椒是孟公人的本色,尖小的干红辣椒辣味甚巨,煮出的汤红艳艳一片。山胡椒油味道奇异,在三合汤里加山胡椒油,主要祛腥味、膻味。出锅时撒上米醋和香葱,这样做出的三合汤才色浓艳斑斓,牛肉嫩,牛血吃进口里就开了花地碎了,很嫩脆,牛肚吃起来有嚼头,汤热酸辣鲜香。食时头顶冒汗,口内生津,胃口大开,喝三合汤犹如看火爆动作片,新鲜、刺激、来劲。
五、白溪水豆腐

新化特产白溪水豆腐,色泽洁白,质地细嫩,久煮不散,鲜美可口,享有“走遍天下路,白溪水豆腐”美誉。 白溪豆腐好,与水质特佳有关。相传清乾隆皇帝游江南,途经白溪镇,吃了水豆腐,啧啧称赞,究询其因,当地人告知:白溪河畔的八仙街上有口水井,里面有条龙,经常喷出“龙涎”,碧彻透亮,喝之清凉爽口,与众水不同。乾隆当即赐名“金殿井”。白溪水豆腐就是取金殿井水制作而成的。许多外地人曾慕名前来学艺,但回去以后制作的豆腐总赶不上白溪的。 白溪豆腐吃法很多。鲜嫩的水豆腐开汤,拌以葱叶、生姜等佐料,色、香、味俱全,尤以鲜、香为著,入口生津,落肚口有余香。用净化后的泥鳅拌鲜豆腐,锅内温度升高后,泥鳅钻进豆腐里,吃起来又鲜又甜,别有风味。鱼冻豆腐是白溪一带人家过年必备的佳肴,它以新鲜鲤鱼拌豆腐、白辣椒煮熟,冷冻后再吃,到口即化。
六、新化雪花丸

新化特产雪花丸,以肉馅外表包裹的糯米宛若白灿灿的雪花而得名。
制作雪花丸子,先要选上等的好猪肉。瘦肉和肥肉的比例是七比三。将肉剁成肉泥,放入味精、盐(也有加放鸡蛋、荸荠的),然后搅匀,搅拌时只能往一个方向搅。再将精选的糯米浸泡成半透明,将肉馅成圆球,粘上糯米,然后置于锅中蒸熟即成。雪花丸子状如一个个绒绒的雪球,热腾腾散发的香气中又带有微甜,待到一口咬开,却是红嫩嫩,酥又软。
民间流传有雪花丸子退敌兵的故事。说是元兵侵入湖南新化时,将一支抗元义军困在山上,原想断绝山上粮草逼义军不战自降。围了几天后,山上抛下雪花丸子,元兵一见那白花花的“雪球”,以为山上有神兵相助,大热天降下雪球岂非神耶?便撤兵走了。
新化杯子糕又以县城城关镇南门楼下所产最佳,与城关镇毕家巷的鼎灰粑、咸生巷的面条合称“新化三绝”。杯子糕最早是用来祭祀鬼神作供品的,据传宋神宗熙宁五年,潭州大将经略梅山,征服蛮王置新化县时,设罹天大醮超度战死冤魂,杯子糕即已出现在供桌上。其现身于街道小贩的零食担子,则是近两百年间的事了。
以上美食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当然当地美食不仅这些,如果不足或遗漏之处,请各位看官多指正。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