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尝华仔喜欢的新加坡海南鸡饭

品新加坡当地美食,必少不得尝海南鸡饭。

之前看蔡澜说骨髓,开篇即提及海南鸡饭中的骨髓为“颜色鲜红,吸啜之下,一小股美味的肥膏入口,仙人物也”,我猜,相比以前在国内吃过不少次的海南鸡饭,这次定能遇爆款?

在我看来,所谓的食物好吃与不好吃,更多地源自我们打小对食物的接触和认识,取决于你之前所被喂食的食物种类及范围。传说中,21天即可养成一个人的习惯。尤其是当饮食习惯一旦形成,除非特别原因,即或你进食的选择逐渐在增多,但总有一些食物会让你魂牵梦绕,难以割舍。除开根深蒂固的食物种类,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判断的得出,与你的食物见识大有关系,且喜好、口味这些本来就相当个人。

不愿,也更不会写论文,我就不多啰嗦海南鸡饭的渊源及具体的加工方式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看蔡澜的《新加坡海南鸡饭》一文。简单来说,民国时期,海南移民传过去的白斩鸡+米饭,米拌鸡油炒过,更要用鸡汤来煮,选酱油、姜茸、辣椒酱蘸来吃。

以前在国内吃过的所有海南鸡饭,饭都是纯洁的白米加白水来煮,即或有的最后会在饭团上弹上数粒芝麻,饭还是没这里的香。我想,既然来了,光和国内比没意思,还是得多选几家尝尝,让他们彼此掰个手腕。时间有限,胃口也要留给其他当地美食,最后决定选了乌节路上的文华酒店及麦士威路上的麦士威熟食中心。

尝尝华仔喜欢的新加坡海南鸡饭图1

这篇只说文华酒店。据说,这里是华仔来新加坡吃海南鸡饭的首选。在5楼的chatter box落座之后,直奔主题,什么配菜都不要,单点海南鸡饭。一刻钟左右,盘子端了上来,卖相不错,符合餐厅高大上形象。

尝尝华仔喜欢的新加坡海南鸡饭图2

鸡肉,无骨,找不到骨髓。拿筷子轻轻戳过去,皮滑,鸡肉小有弹性,夹一小块凑近来闻,有说得过去的鸡肉香。放进口中,皮好吃,但肉坍台,软绵绵,粉粉的,一定没选鸡中战斗机,服务员号称鸡是马来西亚定点特供。当然,我觉得这也不矛盾,谁说定点和品质质量一定扯得上边?鸡盘中的黄瓜生生脆,能嚼出年轻的活力,胡萝卜丝及芫荽也够新鲜,只是我对圣女果这种奇怪的小可爱从来没兴趣,就直接拨拉到一边了。

饭粒,带点淡淡的黄色,大力闻,有轻香,米粒独立,有嚼头。

再喝鸡汤。趁热喝才有鸡汤味,稍冷后,喝起来倒像是加了些调料的温吞水,更像绿皮火车上的快餐汤,采购要了回扣的那种。

调料,得一样样单独尝下。先用筷子头挑点黑酱油,虽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粘稠,但也入口滑润,有些低浓度枇杷膏的感觉,除了酱油的味道,甜中带些轻微的苦味。再试姜茸,水塌塌的,全无姜的香味,转而接着试辣椒酱,一点咸后马上传来碱味重的辣,且无亮油在碟中,不论味道还是外观,我都觉得老干妈也许更好。问了下来,果然,姜茸和辣椒酱是酒店自己做的,我内心给他们定了个“学徒级”。

正式开吃,我尝试了鸡肉蘸单独的调料,也将各种调料进行混搭。论单独蘸料,黑酱油最好吃,如果不在意一点点苦味的话;至于姜茸,蘸不蘸都无所谓;而辣椒酱,我想应该最合适的吃饭应该是仅仅配白米饭,追随老干妈的发展轨迹的话,估计更有前途。把各调料组合之后蘸来吃,效果好过单用。喜欢的是黑酱油+辣椒酱,黑酱油+姜茸次之,最不能入口的则是辣椒酱+姜茸。

吃完,我问服务员黑酱油是什么牌子?她居然说是酒店自己做的,我哈哈一笑,说她挺幽默。一个看似领班的姐们凑过来说这是酒店的秘密,又问我了解黑酱油的目的何在?我说我吃了东西喜欢写写感受,她一愣,扶了下眼镜,断定我是个作家,转身就去找经理来应对我。我内心说,我这么不依不饶地追问,是够“作”的。

不多时,资深美女经理笑逐颜开地过来,告诉我酒店选用的其实就是广祥泰海南鸡饭黑酱油,不过,厂方有根据酒店的特别配方调制。最后,她还特地将中英文写在了小纸片上给我。在没比较其他黑酱油前,我就暂且听着。

尝尝华仔喜欢的新加坡海南鸡饭图3

离开文华,路上看到一个超市,进去到调味品货架探个究竟。原来除广祥泰外,黑酱油有名的还有大华和虎标,后者和那著名的清凉油是一个牌子。

为了比较,麦士威熟食中心前后去了两次,这里共有6家专卖海南鸡饭,根据名气及现场人气观察,排序分别为:天天、阿仔、兴兴、东风发、宏香、麦士威。

向当地人了解到,要论海南鸡饭,麦士威这几家味道才好,性价比高,价格差不多也就只有文华酒店的1/7(文华的加上税金,一碗鸡饭近人民币150大洋),去文华酒店吃的,那基本都算脑子进水。听罢,我便没好意思说我去过。

※热爱生活,对食材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添加微信公众号:原来味道Yes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4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