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

放开后,身体经历了发烧、退烧的整整8天的阳过和阳康的新冠病毒的历练流程,感觉自己的味觉还是出了问题,喝白开水都是一股子咸味。

眼看春节假期临近,去那些对中国充满恶意的国家旅游,当然也是不愿的。身体休息调养期间,不如复盘一下自己这些年曾经去过的国内城市,刺激一下自己的味觉,来一次中华美食小吃之旅。

中华十大美食小吃之都,你去过几个呢?

1. 广州

广州的饮食文化闻名全国,所谓“食在广州”。

除了闻名遐迩的粤式大餐,小吃更是历史悠久,别具特色。曾有人这样形容广州人: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里游的,只要是背朝天就能吃的。

1.1荔湾艇仔粥: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1

艇仔粥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作配料,后来还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凉皮,葱花,姜等等,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无论在街头还是五星酒楼都可品尝这种广州特有的粥品。

1.2马蹄糕: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2

马蹄糕是一种广东省、福建省福州及闽南地区的传统甜点小吃,相传源于唐代,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荸荠,粤语别称马蹄,故名,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

1.3蒸肠粉: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3

蒸肠粉是广东地区汉族传统名吃之一,属于广东特色早餐之一,是一道米制品,因其形状似猪肠,所以叫做肠粉。本品是将老包米水磨成米浆,铺在洁净的布上放在锅中蒸熟,加入肉、鲜虾、时令蔬菜炒后即可食用。

1.4蚝仔烙: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4

蚝仔烙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点,属于粤菜系。此菜是潮州特色。蚝烙入口时表皮香酥,白玉般的蚝仔更是滑腻鲜美无比,别有风味。

1.5干炒牛河: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5

牛肉炒沙河粉,这是广东人都知道的一道经典美食,深受大众的喜爱。晚上去大排档吃宵夜,这干炒牛河几乎是必点的一道食物,几乎没有人不喜欢。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6

电影《金玉满堂》中的脆皮干炒牛河,更是成美食艺术。

2、成都

成都小吃,风味独特、品类繁多,与其肴馔一样脍炙人口。

从各色小面到抄手、饺子,从腌卤到凉拌冷食,从锅煎蜜饯到糕点汤圆,从蒸煮烘烤到油酥油炸,琳琅满目,各味俱全,种类不下200种。

成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小吃店。

2.1龙抄手: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7

龙抄手乃是四川成都著名小吃。以面皮包肉馅,煮熟后加清汤、红油和其它调料即可食用。此种小吃柔嫩鲜美,汤汁微辣浓香。

“抄手”是四川人对馄饨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大概是因为包制时要将面皮的两头抄拢,故而得名。

2.2担担面: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8

是中国四川的特产小吃,得名于挑担叫卖的传统。因为早期是用扁担挑在肩上沿街叫卖,所以叫做担担面。2013年,担担面入选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首次评选的“中国十大名面条”。

2.3韩包子: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9

成都名小吃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特色是: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皮薄松泡、馅心饱满、入口化渣,被称之为“成都小吃之上品”。

一位外地游客曾在留言簿上写道:“北有狗不理,南有韩包子,韩包子物美价更廉。”

全国著名书法家徐无闻先生生前撰写对联一副赞韩包子:

“韩包子无人不喜,非一般馅美汤鲜,知他怎做?

成都味有此方全,真落得香回口畅,赚我频来。”

2.4老妈兔头: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10

又叫双流兔头,是一道四川省汉族传统名吃。起源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是当地的招牌美食。兔头口感辣而不燥,鲜而不腥,色香味形俱佳。

2.5钟水饺: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11

是成都市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由钟少白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创办,原店名为“协森茂”。 钟水饺以其独特风味蜚声海内外,曾获中国内贸部、中国烹协、全国餐饮绿色工程委员会授予“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绿色餐饮企钟业”等称号。

该店最为著名的品种有红油水饺和清汤水饺两种。

红油水饺味微辣、鲜香、咸中带甜,再配以该店特制的椒盐酥锅魁,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清汤水饺,味道鲜美,淡而不薄,入口细腻化渣,为面食制品中之佳品。

2.6叶儿耙: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12

叶儿粑(又叫猪儿粑、鸭儿粑),是四川宜宾地区(五粮液故乡)极富盛名的一种传统地方美食。因为其外面包有良姜叶子,顾名为叶儿粑。具有色泽淡绿、皮面滋糯、咸甜兼备、清香可口的特色。

3、重庆

重庆小吃种类繁多,较为出名的有花溪王记牛肉粉、涪陵小吃老麻抄手、小脑壳特色烧烤、担担面、烫面油糕、莲茸层层酥、面包夹沙饼、鱼籽冬瓜排、蔬菜煎饼、糯米藕、椒盐花生、拔丝香蕉、油炸麻花鱼、棒棒鸡、红油抄手、石柱绿豆面、酸辣汤、鸳鸯火锅、酸辣豆花、麻婆豆腐、魔芋烧鸭、串串香、涪陵油醪糟、香山蜜饼、酉阳麻辣牛肉片、重庆凉糍粑、忠县香山蜜饼、山城小汤圆等。

3.1重庆火锅: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13

红油老火锅。红油是植物油和牛油混合搭配香料进行熬制的,红油熬制主要体现在辣和香上面,颜色是红润透亮的。毛肚和脑花是必点的。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14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15

重庆人来说,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16

鸳鸯火锅,是以传统毛肚火锅的红汤卤和宴席菊花火锅的清汤卤,两者合并改制而成的创新火锅,原名“双味火锅”。

太极图形、红白鸳鸯火锅,体现了中国文化元素。

3.2辣子鸡: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17

辣子鸡是一道经典的川渝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肴。一般以鸡为主料,加上葱、干辣椒、花椒、盐、胡椒、味精等多种材料精制而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此菜成菜色泽棕红油亮,麻辣味浓。咸鲜醇香,略带回甜。

3.3棒棒鸡: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18

属于川菜中的凉菜,突破传统的小吃瓶颈,主要食材是鸡肉,根据传统制作工序加以现代的餐饮元素,使得做出的产品独具风格,其味型属于“怪味”: 麻、辣、酸、甜、鲜、咸、香几乎全部味道都具备。口感好,真正色、香、味、形皆具,看之勾欲,食之回味,久品不厌。

3.4豆花饭: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19

豆花饭是川渝贵一带常见的小吃。顾名思义就是用豆花当做下饭菜的一种快餐食品,由一碗豆花,一碗大米饭,一小碟蘸水而组成。豆花鲜嫩,蘸水香辣,清爽可口,开胃下饭。

《舌尖上的中国2》首期《脚步》中提到了乐山豆花的独特魅力。

3.5魔芋烧鸭: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20

魔芋烧鸭是由魔芋与鸭子烧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魔芋酥软细腻,鸭肉肥酥,滋味咸中带鲜,辣而有香。

3.6串串香: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21

流行全国的麻辣烫。

4、武汉:

武汉小吃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将各地的饮食文化精髓提炼延伸,便有了享誉全国的武汉小吃。

武汉的小吃很多,但多以早点为主,武汉人把吃早饭叫“过早”,其著名的小吃有热干面、面窝、米耙粑、鱼汁糊粉、烧梅、欢喜坨、发糕、锅贴饺、蛋酒、糊米酒、生煎包、豆皮、鸡冠饺、面窝、重油烧麦等,凡到过武汉的人必须美美的吃上一顿后方才算真正来过武汉。

4.1鸭脖子: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22

又名酱鸭脖或酱鸭脖子,通过多种香料浸泡,然后经过风干、烤制等工序精致而成,成品色泽深红,具有香、辣、甘、麻、咸、酥、绵等特点,是一道开胃、佐酒佳肴。近年来风靡全国。

4.2豆皮: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23

又称三鲜豆皮,是湖北省武汉市著名的传统小吃,味咸,外层由绿豆粉混和蛋浆煎成;下层则是由糯米饭混著滷制过的笋丁、肉粒和榨菜,吃起来口感香糯而味鲜,广受市民喜爱。

4.3热干面: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24

是一种武汉的特色早点,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2014年2月,武汉的热干面正式申报国家级“非遗”。

4.4面窝: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25

面窝和热干面一样,也是武汉人爱吃的早点之一。

面窝,也是武汉特有的点心食品。通常只在早餐时间(武汉人称为“过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面窝创始于清光绪年间。

4.5糊汤粉: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26

著名武汉汉族小吃,以圆米粉为主要食材,鱼糊汤、小虾米、葱花为辅料,是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凡卖糊汤粉,必卖油条。被誉为“武汉一绝”的鲜鱼糊汤粉泡油条,是经典的汉味名吃。

它是武汉人的羊肉泡馍,其传统意义、历史内涵,丝毫不比羊肉泡馍逊色。一碗飘着鲜美鱼香味儿的糊汤粉,扑面而来的是水乡泽国、鱼米之乡的气息和味道。

5、长沙

湘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讲求油重色浓、主味突出,尤其以辣、腊、香、鲜、酸见长。在长沙可以亲自品尝正宗湘菜——百鸟朝凤、组庵鱼翅、子龙脱袍、三层套鸡、长沙麻仁香酥鸭等等。

长沙的风味小吃如同湘菜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数不胜数。

5.1口味虾: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27

湖南特色小吃,又叫长沙口味虾、麻辣小龙虾、香辣小龙虾、十三香小龙虾,甚至简称麻小。

20世纪末开始传遍全国,成为人们夏夜街边啤酒摊的经典小吃。这种色泽红亮,麻辣鲜香的口味虾让那些不太喜欢辣椒的人都变得异常疯狂。

5.2糖油粑粑: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28

湖南长沙市的汉族传统名吃,新鲜出锅的糖油粑粑金黄脆嫩,甜而不浓,油而不腻,软软的,柔柔的,色香诱人,引人胃口大开,使人想一口气就全部吞下。但刚出锅的粑粑,热气腾腾,一不小心就会烫着舌头,伤到嘴。因此吃糖油粑粑时绝对不能狼吞虎咽,一扫而光,而要慢条斯理,悠着乐着地一点点吃,一点点品尝。

5.3刮凉粉: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29

刮凉粉是湖南地区传统风味名小吃,常与臭豆腐搭配出现。主要原料:绿豆,辅料:麻油、酱油、醋、熟芝麻、蒜、味精、食盐等,用凉开水将豆粉或淀粉化开,调成糊状;把锅里的水烧开、把调好的糊糊倒入锅里、边倒边搅,要搅得很稠;最后倒在干净的圆盆子里,凉冷后,把它反扣出来,再用布满洞洞的凉粉刮子,一下一下的刮成条;加入佐料拌匀,口味酸辣,清凉爽滑,为夏季风味食品。

5.4臭豆腐: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30

长沙臭豆腐是湖南长沙传统的汉族名吃,长沙当地人又称臭干子。色墨黑,外焦里嫩,鲜而香辣。 焦脆而不糊、细嫩而不腻、初闻臭气扑鼻,细嗅浓香诱人,具有白豆腐的新鲜爽口,油炸豆腐的芳香松脆 。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臭豆腐,从颜色、气味上来比较,长沙的臭豆腐可谓是非常贴合“臭豆腐”三字,黑乎的颜色,初闻怪异的气味,亦臭亦香的特色更是独领风骚。

5.5剁椒鱼头:

绝对是最有名的一道湘菜,这道菜无论是视觉、味觉和嗅觉都一级棒,红的辣椒、绿的香菜、黑的豆豉、白的葱花、黄的姜末、喷香的蒜蓉再配上大嘴鱼头,绝对是艳丽动人,撩人食欲。

6、西安

西安著名小吃很多,比如羊肉泡馍,葫芦头,肉加馍,凉皮等等,泡馍要吃老孙家或者同盛祥的,葫芦头要吃春发生的,肉加馍要吃樊记,凉皮都基本一样。

6.1羊肉泡馍: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31

陕西风味美馔,尤以西安最享盛名。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食的“总代表”。

6.2葫芦头: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32

西安汉族特色小吃。源于北宋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象葫芦,因此叫葫芦头。

6.3肉夹馍: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33

肉夹馍是陕西著名小吃。肉夹馍是古汉语“肉夹于馍”的简称。有中式汉堡美誉。

陕西地区有使用白吉馍的“腊汁肉夹馍”、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肉臊子中放食醋)、潼关的潼关肉夹馍(与白吉馍不同,其馍外观焦黄,条纹清晰,内部呈层状,饼体发胀,皮酥里嫩,火功到家,食用时温度以烫手为佳,且老潼关肉夹馍是热馍夹凉肉,饼酥肉香,爽而不腻)。

6.4羊血粉汤: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34

先是民间食品,后来经厨师和生意人引入市肆,仍旧保留浓厚的民间食品风格。《陕西传统风味小吃》描写为:“麻、辣、咸、香、光、嫩。羊血鲜嫩,入口光滑,调料多样,辣香扑鼻,助人食欲,有利消化。”

6.5凉皮: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35

西安市面上的凉皮大概分三种:岐山擀面皮、汉中热面皮和秦镇米面凉皮。其中以岐山擀面皮最受欢迎,宝鸡岐山擀面皮2011年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6.6锅盔,又名锅魁、锅盔馍、干馍。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36

锅盔是陕西八大怪之一。人称“锅盔象锅盖”,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37

锅盔是一种先煎后烤的面饼,根据其馅料的不同,大约可分为牛肉锅盔、卤肉锅盔、椒盐锅盔、红糖锅盔和白面麸皮锅盔。

7、北京

北京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北京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或“菜茶”,融合了汉、回、蒙、满等多民族风味小吃以及明、清宫廷小吃而形成,品种多,风味独特。

北京小吃大约二、三百种,包括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头、爆肚、白魁烧羊头、芥末墩子等)、宴席上所用面点(如小窝头、肉末烧饼、羊眼儿包子、五福寿桃、麻茸包等)以及作零食或早点、夜宵的多种小食品(如艾窝窝、驴打滚等)。其中最具京味特点的有豆汁、灌肠、炒肝、麻豆腐、炸酱面等。

7.1豆汁: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38

说起北京小吃,首先让人想起豆汁。北京人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

《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7.2麻豆腐: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39

又称为粉浆坨子,是老北京的汉族特色小吃,平民美食。麻豆腐与豆汁是由同一 种原料和方法制成,是制造绿豆粉丝和淀粉的下脚料,发酵后的豆汁用火烧开,用布过滤后流下去的是豆汁,布上边控净水分的就是麻豆腐。由于经过发酵,与豆汁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酸香味,老北京人与嗜好豆汁一样,也特别爱吃麻豆腐,就像绍兴人爱吃炸臭豆腐干一样。

7.3炸酱面: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40

是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炸酱拌面条而成。

7.4炒肝: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41

是北京特色风味小吃。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以淀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

7.5卤煮火烧: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42

在北京是一种尽人皆知的食品,它是将火烧和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有时也用猪腰子),买一碗主食副食和热汤都有了。

7.6驴打滚: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43

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用黄米夹馅卷成的长卷,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因卷下铺黄豆面,吃时将长卷滚上豆面,样子颇似驴儿打滚,因此得名。

7.7灌肠: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44

是一种北京特有的风味小吃,炸灌肠儿是老北京喜爱吃的一个小吃。

7.8面茶: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45

北京有名的特色小吃,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

8、上海

上海是各种名特小吃荟萃的地方,它的口味,既不同于粤港地区的纯甜味,也有别于四川、重庆的麻辣味,而是以清淡、鲜美、可口著称。

上海十大小吃:生煎馒头、南翔小笼、三鲜小馄饨、油豆腐线粉汤、开洋葱油拌面、条头糕、薄荷糕、海棠糕、蟹壳黄、擂沙圆,排骨年糕。8.1 生煎馒头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46

生煎馒头起源于1920年代的上海, 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特点为:皮酥、汁浓、肉香、精巧。轻咬一口,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

上海生煎馒头分为两大流派:一是以“大壶春”为代表的“清水派”;二是以“萝春阁”为代表的“浑水派”。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47

大壶春,红色砖墙,黑匾金字,透着股江湖大哥的派头。

清水派:本帮做法(开口朝上)、全发酵面、脆底、微汤、松面、紧肉。是无汤型生煎馒头,肉馅厚实、汤心偏小的肉心帮;

浑水派:扬帮做法(开口朝下)、半发酵面、皮薄馅大、汤汁浓郁。是馅掺皮冻、肉嫩多汁的汤心帮。萝春阁虽没有了,如今在上海知名的“丰裕生煎”和“小杨生煎”也属于这类。

8.2 油豆腐线粉汤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48

油豆腐线粉汤是上海地区特色传统小吃。“干点”配“湿点”,这是老上海人习惯的饮食方法。而“湿点”中油豆腐线粉汤则是保留节目。虽然它看上去有点清汤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腻的干点,则是绝配。而且看它的烧制过程也是一个享受:锅内汤汁翻滚,煮着铁丝网勺里的线粉,闻一闻,香气四溢。

8.3小笼包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49

上海小笼包,又叫南翔小笼包,位于上海嘉定区南翔镇。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这十二字箴言说得就是永恒不变的沪上经典–小笼包。

该品素以皮薄、馅多、卤重、味鲜而闻名,是深受国内外顾客喜爱的风味小吃之一。

豫园绿波廊是老一代上海人最爱的本帮菜餐馆,也是上海的五星餐馆,曾经招待过美国总统克林顿,国务卿等众多国家的政要。

8.4 条头糕和双酿团

条头糕和双酿团,上海地区汉族特色的糯米糕点。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50

条头糕:由糯米粉糅合细豆沙做成长条状,口味甜。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51

双酿团的特点就是“一团双芯”,里面包裹着芝麻和豆沙两种馅料,一次吃到2种口味融合的美味哦!

作家沈嘉禄曾在《吃剩有语》中这样描写双酿团:“一口咬下,露出一层浅褐色的豆沙,再咬一口,就会喷出黑洋酥来。双酿团是带有悬念的点心,有更上一层楼的诗意。”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52

南京路上,队排的最长的莫过于沈大成,它家最出名的便是条头糕和双酿团。

它是全上海人民都知道的老字号,从1875年一直红到现在, 火了148年的百年老字号几乎全年都被上海的阿姨爷叔围堵。

在今天,很多的所谓老字号老品牌都已经大不如前,像是全聚德与狗不理,风评都越来越不好,而上海的沈大成算得上是难得保留着原本好评的老字号。

8.5排骨年糕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53

排骨年糕是上海地区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汉族小吃,已有50多年历史,是将面粉、菱粉、五香粉、鸡蛋放在一起搅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的一道美食。其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十分可口。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鲜嫩适口。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54

上海“鲜得来”点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百年老字号,小辰光的记忆味道。

8.6 鲜肉月饼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55

江浙沪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苏式月饼的一种,中秋节节令食品。顾名思义,馅完全是由一大团鲜肉(猪肉)组成,皮脆而粉,又潜伏着几分韧,丰腴的肉汁慢慢渗透其间,可谓一绝。

“老大房”是上海老字号的小吃店,鲜肉月饼似乎永远都有人在排队购买。

老大房创始于1900年,最传统也最擅长的是苏式鲜肉月饼,鲜肉馅不仅量多,更主要的是肉汁多,湿漉漉的。鲜肉月饼只能一炉一炉地烤,一炉一炉地卖,要耐心排队、现买现吃。所以,老大房的门口的长队已成申城一道风景。

8.7小绍兴鸡粥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56

小绍兴鸡粥是上海地区汉族传统小吃,用鸡汤原汁烧煮成的梗米粥,配以鸡肉和各种作料的一种小吃。营养丰富,是一道滋补佳品。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57

吃鸡粥时,将煮熟的三黄鸡切成3厘米长0.6厘米宽的块,装盘,鸡粥盛入碗内,加上葱、姜末和鸡油,一同上桌。此时,鸡粥黄中带绿,鸡肉色白光亮,令人赏心悦目,食欲大增。品尝时,鸡粥粘韧滑溜,鲜香入味,鸡肉细嫩爽口,营养丰富,越吃越香。

小绍兴鸡粥店,创办于1947年, 创始人从绍兴来到上海,早期在现在的云南南路摆摊头卖鸡粥,连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都是他的常客。

由于创办人和主要操作师傅均系绍兴人,在这儿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绍兴人天地,故人们给它取名为“小绍兴鸡粥店”。

9、香港

香港被誉为“美食天堂”,别具特色的美食区遍布香港九新界,为顾客提供中、意、日、泰、韩、法、地中海、俄罗斯等世界各地佳肴。香港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地道小吃,通常在路经的地铁站、巴士站、街头巷尾会看到一档档小贩档摊,卖的是一串串的鱿鱼、鱼蛋、煎酿三宝、鸡蛋仔、砵仔糕、炸萝卜丝饼、碗仔翅、炸鱼皮、鱼肉烧卖、沙爹串烧、煨蕃薯,有卤味、油炸的,有甜的、有咸的,但不论是穿西装打领带的上班族,或是穿著学生制服的学生,总是见他们人手一串地站在摊子前或角落吃。

9.1鱼蛋粉: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58

鱼蛋又叫鱼肉丸子,味道细腻鲜美。鱼蛋粉是以爽滑幼细的米粉为主料,以大地鱼干、猪骨熬汤作为汤底,再加上鱼蛋、牛丸、炸肉卷、鱼块等配料制成。米粉入口香滑,配料则各有风味。

9.2煎酿三宝: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59

这是香港人对三种同类的常见街头小吃的统称。做法与肉酿豆腐类似,是把搅碎成肉泥的鲮鱼肉酿在茄子、青椒和豆腐这三种食品中,然后放入油锅里煎,于是称作“煎酿三宝”。

9.3鸡蛋仔: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60

香港地道街头小吃之一。以鸡蛋、砂糖、面粉、淡奶等造成汁液,倒在两块特制蜂巢状铁制模版的中间,放在火上烤成。倒出来的鸡蛋仔呈金黄色,有蛋糕的香味,加上中间是半空的,咬下时口感特别。现在有些店家在传统的鸡蛋仔中增添了巧克力、椰丝、黑芝麻等不同口味。

9.4车仔面: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61

香港一种廉价面食。贩卖熟食的小档挤满街道,贩卖车仔面的木头车中放置金属造的“煮食格”,分别装有面条和配料,配料通常有鱼蛋、牛丸、猪皮、猪红、萝卜等平价菜色。顾客可为面条自由选择配料,通常十多块钱就可饱吃一顿。

9.5干炒叉烧意面: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62

干炒叉烧意面是把中西文化溶合得天衣无缝,是不折不扣、独有的“香港风味”。它是用酱油炒意大利面拌以肥美的广东叉烧。中西材料俱备,再加上香港的茶餐厅一向以火炉足、镬气够而成名。意大利面本来没有什么味道,可是配上浓郁的酱油和叉烧汁,美味至极点!所以吃下去,面条份外香滑,味道鲜美。

9.6双皮奶: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63

双皮奶是一种粤式甜品,上层奶皮甘香,下层奶皮香滑润口,吃起来香气浓郁,入口嫩滑。

双皮奶有冻和热两种,一定要点冻的,上面那一层微微皱起的奶皮是整款美点最精华的部分,醇厚的奶香足以绕舌三日而不绝。

9.7碗仔翅: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64

香港常见的街头小吃之一,以前通常由小贩在街边贩卖,因以小碗盛载而得名。

在从前,不少小贩向酒家拿些零散的鱼翅(俗称翅头翅尾),加入冬菇、木耳、猪肉丝、高汤加入味精、马蹄粉(或豆粉)等煮成。吃时通常加入胡椒粉、淅醋、麻油等调味,亦可以加入鱼肉、生菜丝等。  

现在的碗仔翅内已没任何鱼翅成份,只是由平价的粉丝代替。

9.8鲜虾云吞面: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65

香港的鲜虾云吞面就像上海的小笼包一样,是不得不尝的美食杰作。云吞个个有婴儿拳头大,馅全部是完整的大个鲜虾做的,面条要用鸡蛋面做成,口感筋道。汤面也十分讲究,要用猪骨、大地鱼干、虾皮熬至而成,味道鲜香醇厚,回味无穷。

9.9港式甜品: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66

港式甜品是香港潮流美食的代表,源起于广东饮食中传统的“糖水”,经港人创新而自成一派。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是西化与创新的产物。

10、台湾

台湾小吃,是一系列台湾的街头食物的总称。

狭义而言,仅指发源于台湾的小吃,如:珍珠奶茶;

广义来说,亦可以包括那些于台湾兴盛、创新,而于台湾随处可见甚至发扬光大的庶民美食,如:生煎包、蚵仔煎、爌肉饭、肉粽、担仔面、起司马铃薯、卤肉饭、碳烤鸡排、蜜汁烧烤等;

至于最广义的定义,甚至可以包括任何在台湾十分普及的小吃,像是台湾葱油饼、臭豆腐、猪血糕等。

10.1蚵仔煎: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67

蚵仔为闽南语,指牡蛎(或称海蛎)。是知名度最高的闽台小吃,蚵仔搭配鸡蛋,地瓜粉,制作简单,味道咸、鲜。口感香脆,内馅香滑。

10.2卤肉饭: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68

台湾最普遍的小吃。

带有厚重口感的卤肉,配上一碗蒸的不软不硬的白饭,每一粒米都吸透黑红的汤汁。肥而不腻、甜咸适口、香浓四溢。

10.3淡水鱼丸: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69

呈特别的椭圆形,是淡水最著名的小吃。

上等鲨鱼鱼浆为主要原料,包里肉燥内馅是其特色,成型的鱼丸雪白椭圆如茧,爽脆弹Q,搭配清鲜的大骨高汤与翠绿的芹菜珠,卖相、口感俱佳。

10.4碳烤臭豆腐: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70

有别于传统臭豆腐,先以油炸至外表酥黄后,再以碳烤的方式加上独特的酱料。

10.5猪血糕: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71

又称为米血糕,以糯米和动物血所做成,配酱料食用味道丰富,也是英国评选的全球十大怪食之首。

10.6姜水豆花: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72

不同于北方的加料咸豆花和南方的红糖水甜豆花,台胞们用姜水配豆花,甜中带辣。

10.7土魠鱼羮: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73

台南府城的招牌小吃,国民美食之一。炸土魠鱼外皮酥脆、鱼肉鲜美。

10.8棺材板: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74

棺材板是台南市有名的小吃之一。棺材板的前身是用西式酥盒加上鸡肝等中式配料做成的。一开始不称棺材板,而为鸡肝板。

酥脆的外皮配上香滑可口的肉馅,香味浓郁,可谓营养丰富。

10.9当归土虱:

中华美食小吃—全国十大小吃之都图75

台湾夜市常见小吃,土虱指鲶鱼,切成鱼头、鱼腹、鱼尾三部份,配以当归、枸杞等数种中药药材置于锅内加水与米酒烹煮而成。冬天进补好料。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