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民以食为天”不再仅仅是果腹这样的生存第一需要,而逐渐转化为一种文化消费,小吃吃的是文化,小吃是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是凝聚在这座城市居民舌尖上的同情感。油茶、糖麻圆、锅盔、麻辣串……巴中本土特色小吃颇为丰富。春节期间,在外打拼的巴中人回乡,有哪些小吃是他们念念不忘,必须要尝尝的呢?
早餐:老乡回家最喜欢吃油茶
“放寒假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跟老同学去吃巴中的小吃!”小张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吃货”。春节放假期间,他与同学基本把巴中的一些小吃吃了个遍,比如油茶、麻辣串、炖鸡面、汤圆等,都是他们之前很喜欢吃的巴中美食。
昨(5)日,晚报记者走访了川剧团、文星街、文庙街、南池街等“老巴中”常聚集的地方,路过小吃店、早餐店时,店内都聚集了不少人。“我在成都上班,过两天就走了,今天特意来李汤圆这儿吃个鸭子米线。”小李说,自从他读初中开始,就喜欢在这家店吃米线。
走访中,晚报记者发现,虽然时间已是上午十点,一些卖蒸饺、鸡丝豆腐脑、酱肉包子、油茶、馄饨等早餐店的生意仍然火爆。不过,在受访的人中,大多数“老巴中”表示,他们回巴中最喜欢早上去吃油茶。据悉,巴中油茶闻着很香、食而爽口,长期以来,备受欢迎,一直誉满巴中。如魏油茶、岳油茶以及一些卖油茶的早餐店,每天早上顾客络绎不绝。
小吃:还是那个味道的锅盔一天卖600 个
在广州工作的刘小芹是个地道的“ 老巴中”,对她而言,每次回来必吃的巴中小吃是锅盔和椒盐饼子。“ 小时候每天下午放学我都会买一个饼子,那个时候才5 毛钱一个,今年我回来买,已经卖到了2 元一个了,不过,还是那个味道。”刘小芹说,每次她走之前,都会买上十几个带上。
“ 椒盐饼子主要原料是面粉与芝麻。外层酥脆,内里松软。很多人都是几个、十几个的买,可以用来炒肉,还有很多人都会用椒盐饼子夹凉面,出游必备。”在肖家巷菜市场售卖椒盐饼子的老板说。
此外,锅盔也是不少回乡客必吃小吃之一。在巴城麻柳湾江南桥头以及钟鼓楼街口附近卖锅盔的老板均表示,春节期间,他们生意好得不得了,一天最多可以卖六七百个锅盔。
还有许多受访者表示,巴中的松果子米线、渔溪麻辣豆干、胖哥麻辣串、川北凉粉、姜胖子肥肠粉等特色传统小吃都充满了浓浓的家乡味道。
油茶
油茶是巴中人早晨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馓子是油茶最重要的辅料,好的馓子不仅要外观漂亮,口感上还要酥脆。兑碗时先将油茶舀入碗中,再加上捏碎的馓子,同时加上臊子水,切成小块的大头菜、捣碎的花生米、椒盐、葱花、红油等,即可供顾客享用,味道酥脆香糯,令人难忘。
鸡丝豆腐脑
鸡丝豆腐脑,用黄豆磨浆制成豆腐脑,食用时加熟鸡丝和各种调料,麻辣鲜香,入口而化。吃的不仅是豆腐脑,还是巴中人的回忆。
锅盔
锅盔在全国各地都有卖的,不同地方的锅盔略有不同,比较出名的是在陕西一带,那边的锅盔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但巴中的锅盔讲究一个外酥里嫩,香脆可口,并且肉馅与皮是混合在一起的,咀嚼的每一口都唇齿留香。锅盔作为大众美食之一,和椒盐饼子一样,一个流动的车子即可做出男女老少皆爱的美味佳肴。
麻辣串
麻辣串可是伴随着每一位巴中人成长的美食。红漆的矮长桌、小凳子和热气腾腾的一锅红汤以及那大把的竹签构成了巴中街头特别的一景。逛街累了,随便走进一家麻辣串店,坐下、点串,不管荤素全都撸到加了调料的碗里,吃着吃着碗见底了,“老板,再来两串洋芋、一把脆麻花”,何其畅快!
(记者 牟柯)
暂无评论内容